《剩食》座談會 +
環保酵素及堆肥工作坊
2011-09-06
在全球糧食供應不穩、東非遭遇嚴重旱災引致飢荒爆發之時,本港進口食品價格亦持續飛漲。然而,我們每日送到堆填區的「垃圾」當中,廚餘卻高達3280公噸!幾乎佔香港每日垃圾量的四成!為確保堆填區內廚餘不傳出臭味,廚餘及其他難以分解的垃圾都經過層層保護膠紙真空處理;廚餘,因此可能永遠也不化。
究竟廚餘從哪裡來?是否個人把碗碟內的食物吃光就能有效減少廚餘?又,廚餘是否以經濟發展掛帥的城市都不可避免的問題?廚餘調查報告《剩食》作者陳曉蕾告訴我們:「韓國和台灣的廚餘回收分別高達95%及44%」。
在香港,縱使每日家居廚餘垃圾超過2500公噸,港府仍沒有針對性的整全回收政策。然而,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都能動手將廚餘由「垃圾」化作有用的資源,直接減少堆填區的壓力:
★ 環保酵素 ★
環保酵素是混合了糖和水的廚餘經發酵後產生的液體,是家居清潔的好幫手!只要以適當比例的水稀釋酵素,就是天然的清潔液、洗髪液、沐浴露、洗衣液和洗碗液。環保酵素可代替傷害環境、傷害皮膚的多種化學清潔劑,是可持續的潔淨液。
★ 堆肥 ★
廚餘加上乾草和枯葉等調配適當的碳氮比例,經微生物分解的腐殖質便為之堆肥。它能調節土壤的酸鹼度,是良好的肥料和土壤改良劑。因此,免卻化學肥料和農藥對土地、對人體健康的傷害,護土肥地,種出健康的瓜果蔬菜。
「食德好」團隊將講解並示範製作環保酵素;同時請來好地地體驗主廚Sunny陳達燊講解堆肥的原理,並會於富德樓天台示範製作。
來!一起認識香港廚餘問題,學習處理家居廚餘的好方法。
|